区重点工程中心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2024年以来,区重点工程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人民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科学统筹、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全力加速推进工程进度,较好地完成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任务。
一、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围绕目标抓进度,高效率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2024年我中心在建工程27项,计划总投资逾1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逾13亿元。围绕年度建设任务,我中心细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科学统筹施工工序,推动项目提速增效、早日落地,助力繁昌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完工项目12项,12个在建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年底完工项目19个。
1.完善市政道路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市政道路约4.83公里,年内可建成约3.43公里;新建污水管道约8.93公里。
(1)打通断头路。蟹矶山路和富鑫西路工程、中健锦绣配套道路附属工程、书香北路及周边道路工程已通车放行,共打通断头路约2.58公里,新建污水管道约2.7公里,有效缓解周边道路“肠梗阻”现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2)改造排水管网。繁阳大道(零公里转盘-高速入口)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增污水管道约4公里,其中D500微型顶管约0.9公里、D800顶管约2公里、D1000顶管约1.2公里等。9月底主管道已通水,并接入污水处理厂,计划年底前完工。
(3)峨溪北路下穿铁路改扩建工程,新建3孔(6.5+15.5+6.5)m钢筋砼框架桥,净高不小于5m,目前正在施工铁路南侧桩挡墙及中孔箱涵,计划年底完工。富鑫路并行芜铜铁路工程(繁阳大道-府东路段),新建道路420米,于10月完工。
(4)安徽农业大学繁昌创新港配套道路工程(雨耕路)、普应西路工程,目前雨耕路箱涵已施工完成,普应西路雨水管道施工完成80%,计划明年4月底完工。
2.推进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绿化面积约20.7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约20.4万平方米。城北公园、繁昌FE01-1-8地块和FE01-1-11地块整治项目、繁昌窑遗址环境整治二期及基础设施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峨山沿山休闲绿道三期工程、戴店园区(繁昌北高速出口段)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均已按期建成。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项目,目前中轴线主台阶砼台阶施工、纪念广场平台基础及管理用房完成独立基础均已完成,正在按时序进度推进。
3.完善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新建厂房、学校、医院、养老、托育等总建筑面积约29.85万平方米,年内可建成约19.4万平方米;年内可完成各类改造总面积约12.18万平方米。
(1)经开区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一期一阶段储能车间工程和综合楼及配套EPC工程,总投资逾1.6亿元,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计划12月底主体完工。
(2)安徽农业大学繁昌创新港项目加速推进。项目总投资逾7.4亿元,建筑面积约13.07万平方米,目前基础施工已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3)区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3.48万平方米,目前室内精装修基本完成;医疗专项、室外附属工程完成总工作量约90%,计划年底前完工。
(4)区人民法院办案用房和立案审判用房项目,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结构,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
(5)安心托幼项目、华阳小区(A区)改造提升工程、武警监区维修及车库改造项目已完工,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北站城市更新项目计划年底前完工。
(二)筑牢安全质量底线,高标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安全质量生产要求,绷紧安全弦、筑牢安全网,坚决扛起安全质量首要责任。督促各项目参建单位按要求落实各项好安全生产、扬尘防治和质量管理措施。安全生产月持续开展宣贯活动,包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邀请安全领域专家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授课1次,安全生产宣教1次,建筑施工应急演练2次。对在建项目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检查10次,其中邀请专家检查3次,共下发整改通知单31个(其中违约通知单18份),处罚违约金11.93万元,排查一般安全隐患166个,均按要求落实闭环管理。
(三)提升能力抓学习,高水平推进重点项目管理。
围绕重点工程建设核心工作,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有计划组织考察培训。组织“安徽省优质工程(黄山杯奖)策划和实施”、“建设工程领域风险防范”、在建重点工程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讲座。分批组织业务骨干人员赴浙江省桐庐县,学习借鉴“美丽中国 浙江样板”绿化建设先进理念;赴南陵、湾沚兄弟单位,交流学习创建优质工程管理经验与做法;赴芜湖市重点处学习EPC项目管理经验。参加“加强项目全流程管理,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最高投标限价编制管理文件宣贯会暨普法等专题培训。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学习,进一提升了中心建设队伍的业务素质与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有效推动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