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经济开发区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更是繁昌经开区承压而上、加压奋进的关键一年。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十一届历次全会和区委一届历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力打造产业高地、创新园区、生态新城,为繁昌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招大引强与项目建设并驱,着力增强产业优势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跨越式发展。
高效率推进项目。落实重大项目包保机制,坚持“调度+服务”,推动天宸能科一期、兆联汽车、嘉力机械、奇瑞电驱动、巨跃轴齿、金润电液、双鹤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和产出增量。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投入使用,入驻企业6家以上。推动汽车、新能源、大健康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提速增效、量质齐升,产业集聚度达到75%以上。
高质量招引项目。围绕“追光逐汽、医食共进”产业格局,把握招商新变化、新趋势,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实施重点项目“谋划、签约、审批、建设、纳统、竣工、达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个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
高水平谋划项目。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红利,科学做好“十五五”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力争2025年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国债项目、专项债项目5个以上,获批资金超5亿元。
(二)坚持要素保障与基础支撑并重,不断夯实发展底盘
坚持提高要素配置效能,聚焦重点、攻克难点、打通堵点,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需求。
全力以赴抓征迁。以“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标不放松”的决心,举全局之力开展征迁“清零行动”,着力推动天宸能科二期、奇瑞电驱动等重点项目地块按期清零,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保驾护航。充分考量产业发展、资金配套等因素,优化调整政策措施,审慎启动新地块征迁,有效提高可行性和成熟度,努力实现“只让地等项目,不让项目等地”。
全局谋划盘存量。加快腾退低效工业用地,盯住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1000多亩低效用地,坚持最小投入、最优匹配、市场化运营,采取行政、法治、招商等综合措施,“一房一策”、“一地一策”加快处置。分类推进“工业上楼”,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和亩均效益最大化,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营收增长10%以上。
全面布局强承载。继续实施“七通一平”配套工程,打通经五路、经七路、外环路等园区道路,建成纬八路明渠,改造20公里雨污水管网,完成110千伏输变电、220千伏迁改、易涝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一期等项目建设,推动繁昌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结合主导产业变更契机,加快推进经开区范围性优化,为项目落地夯实平台支撑。
(三)坚持创新驱动与深化改革并行,持续激活发展动力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转型的“关键一招”,用改革破解难题,用创新打开局面,加速汇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增强改革攻坚“新动能”。纵深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健全繁昌经开产投公司内控制度,全面承接园区投资开发、资产运营等职责,不断强化融资能力,全年新增融资50亿元以上、总量突破百亿,信用评价达到AA。扎实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高质量承接上级赋权,实现“开发区的事开发区办,开发区的事在开发区办”。
激活营商环境“新活力”。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政企交流日”等活动,用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上门办公会”等平台,用心用情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政策找人”,更加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推动惠企政策“即申即享”“免审即享”和政策资金“一键送达”,持续助企发展、伴企成长。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50家、规上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超10亿元企业4家以上。
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鼓励龙头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招引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培育省级研发平台、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以上,争创更多省级工业精品和新产品,厚植“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四)坚持内外兼修与精细建管并进,统筹推进城乡融合
坚持融入大局、融通区域、融合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
完善城市功能。统筹推进横山片区深度城市化,加快实施横山组团商业开发、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按照CBD模式打造横山老街,让横山成为辐射荻港、新港、高安、三山、戴店、繁昌的核心商业片区,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有序推动戴店片区沿线更新升级,建设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小批量中试生产基地和商业配套设施,统筹经开区与邻近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精细集镇治理。深入开展城乡风貌全域提升三年行动,强化日常保洁和秩序管理,加大对占道施工、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乱摆乱放等行为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建设,让社区服务、网格服务主动“沉下去”,及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动城乡融合。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城乡融合有效衔接,扎实开展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三大革命”,加快推进区级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持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西街牛肉、枣园长枣等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全面完成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深入挖掘利用非遗传统文化资源,推动长枣坡生态农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坚持增进福祉与防范风险并施,努力提升幸福质感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服务均衡,打造更加幸福、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认真做好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工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新建横山九年制学校,拉紧南京师范大学“大手”,全力打造有实绩、有特色、有影响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横山卫生院创建二甲医院,推动更多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深入推进殡葬领域改革,加快开发区公益性公墓二期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殡葬需求。
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落细稳岗扩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引导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缴费,持续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救助政策,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深入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决守牢“三个不发生”底线。持续开展根治欠薪行动,推动“治欠”向“防欠”转变。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九小场所”、经营性自建房、电动自行车、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力度,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经开。
(六)坚持实干担当与廉洁自律并举,全面强化作风建设
坚持发扬“拼”的精神,保持“干”的状态,一心一意谋发展,尽职尽责抓落实。
永葆忠诚“坚定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上级部署各项任务,自觉当好执行者和行动派,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敢作善为“务实干”。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产业思维、专业手段谋划发展、推动项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争一流创示范,形成齐头并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廉洁从政“干净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量入为出,习惯过“紧日子”,把有限财力和资源更多用到保民生、促发展、补短板上。加强招投标、工程项目、村集体“三资”等重点领域监管和廉政风险防控,保持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