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推广使用指引

发布时间:2024-12-03 11:49信息来源: 繁昌区孙村镇阅读次数:编辑:汪晓燕 字体:【  

为进一步推深做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能力提升行动,规范开展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的推广使用工作,现制定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推广使用指引如下:

一、明确含义

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是指将食品生产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进行梳理归纳,转化为类似于交通标识小卡片,通过张贴在食品生产加工场所醒目位置,随时提醒从业人员规范食品生产行为,提高食品生产全过程风险管控能力。根据标识内容,可划分为“禁止标识”“警示标识”和“引导标识”三种形式。

(一)禁止标识:主要描述食品生产禁止性规定,由红色边框和相关标语组成,用于警醒食品生产者不得从事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二)警示标识:主要描述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点,由黄色边框和相关标语组成,用于警示食品生产者加强风险防控。

(三)引导标识:主要描述食品生产规范要求,用于提醒食品生产者加强日常食品安全管理。

二、使用要求

(一)内容要求。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的内容应严格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紧密结合食品生产者日常风险管控工作实际,不得设定任何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责任义务,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二)材质要求。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应由耐用、无毒、无害材料制成,表面光滑易清洁,信息清晰完整,本身不产生异物风险,可采用粘贴、磁吸等方式设置于食品生产加工场所醒目位置,应保证从业人员能够注意其所展示的内容,且不影响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的运行维护。

(三)推广要求。各地可根据本地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发展实际创新、优化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的内容和形式,在食品生产者自愿的前提下开展推广使用工作,重点在肉类产品、糕点、食用植物油等品种生产企业和小作坊中推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指导帮扶。各地要加强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的推广使用工作,积极编印相关宣传资料,详细解读风险防控标识的意义、含义及内容,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者使用风险防控标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对食品生产者的帮扶指导,采取集中培训、实地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食品生产者找准找全风险隐患点和食品安全管理短板弱项,选择使用或自主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标识。鼓励各地开展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免费发放活动。

落实主体责任。各地要督促食品生产者加强对风险防控标识的更新维护,当发现标识破损或食品生产者工艺流程变更、设施设备更换、加工车间改造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换。要指导食品生产者把风险防控标识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将标识的张贴情况、执行情况纳入管控重点,将标识的学习情况纳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切实做到学好、用好标识。

强化标识运用。各地要积极拓展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的运用范围,更好地发挥标识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包括且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从业人员的警示,通过简洁醒目的图文引导,时刻提醒从业人员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帮助从业人员避免因粗心大意或不良习惯等导致生产操作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要求。二是对监管人员的提醒,通过具体明确的风险点位标注,防止监督检查时出现疏漏,提高监督检查质效。三是对包保干部的提示,通过一目了然的工作提示,提高包保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落实落细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四)推进社会共治。各地要积极推动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食品生产风险标识的推广使用工作,通过设计标识内容、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标识设计、使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大力宣传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吸引更多食品生产者主动使用标识,不断提升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