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一、关注食品标签标识,重点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储存条件,选择到证照齐全、进货渠道正规、供应商资质齐全、质量有保证的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单位购买。不捡拾、不加工、不食用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畜禽。
二、购买生猪产品时,还应注意查看是否附具“两证两章”(即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购买牛肉、羊肉、禽肉等其它畜禽肉时,要注意查看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与动物检疫验讫印章;对于进口肉类,可索要并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无相关证章或证章不全的,应避免购买。
三、购买的畜禽肉应尽快烹调食用,如需临时储存,应用保鲜袋或保鲜膜包装后置于冰箱冷藏,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 小时;如需冷冻存放,要尽量切成小块、减少存放时间、尽快食用,畜禽肉较长时间冻藏或反复解冻,会导致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
四、外出就餐时,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就餐,主动使用公筷公勺。慎食四季豆、野生菌等高风险食材,不食用河豚鱼、织纹螺等有毒动植物,不消费国家明令禁止的野生保护动物。
五、网络订餐选择平台首页公示资质的正规商家,下单前查看实体店铺照片。外卖食品应合理订餐,规划送餐时间,收到食品后要检查食品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食用。
六、野菜食用需警惕,踏青郊游时切勿随意采摘路边、公园、山野的野菜、野果或野生菌。如需食用野菜,应选择正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避免选购颜色异常、气味刺鼻的“野生”产品,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野菜。
七、消费者在外就餐或者食用购买食品出现不适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到医院诊治,保存好可疑食品样品、消费票据和就诊记录等相关证据,及时拨打 12315、12345 投诉举报电话。